展赛
|
专访
首页
新闻
专访
市场
收藏
展览
评论
名家
滚动
展厅
首页
>
展厅
>
李大年中国画作品欣赏
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1:59:07
李大年,50 后出生于陕西汉中一个书香门第、教师世家。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。曾任中学教师 15 年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14 年。为四川实力派画家。心仪范曾为师。勤于学习、钻研、实践,注重积累,不务虚名。平面设计曾获经贸部优秀奖。2008 年秋,应邀赴日本东京参加 11 届日中书画艺术大展,售出数幅画作。2008 年冬,四川绵阳电视台拍摄《李大年画钟馗》专题片并播放。2012 年应邀为四川 5・12 大地震重灾乡镇高川乡创作震后四年重建新貌全景图《高川神韵》,被誉为现代清明上河图。2013 年,《钟馗神威图》获第二届全国中老年书画创作金奖。2012 年,应邀为绵阳状元之乡创作《苏易简的故事》连环画 1 套。2014 年、2019 年,分别由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出版《李大年画钟馗》画集、《李大年书法作品集》。
笔墨承古 意趣开新
——李大年的多元绘画艺术与传统画论的当代对话
黄金亮(《中国书画导报》总编辑)
画家李大年的艺术创作横跨人物、山水、花鸟三大领域,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体系中深耕,又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拓新,其作品恰是一场与古代画论的跨越时空的对话,于 “承古” 中见 “开新”,于 “守正” 中显 “创新”。
李大年的人物画尤以钟馗系列最具代表性。观《钟馗神威》等作,其笔墨雄健如刀削,线条苍劲有力,深得谢赫“六法”中“骨法用笔”之精髓。钟馗的虬髯、衣褶以浓淡干湿的墨色皴染,既具书法线条的骨力,又有笔墨晕染的韵致,将钟馗的威严、刚正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传统人物画强调 “以形写神”,李大年笔下的钟馗,形貌夸张却神态逼真,眼神的凌厉、身姿的张力,皆传递出 “驱邪镇恶” 的精神内核,这正是“气韵生动”的鲜活体现。他并非对传统人物画范式的简单复刻,而是在传承“形神兼备”审美理想的基础上,以现代笔墨语言重塑经典形象,让钟馗这一古老题材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,正如荆浩《笔法记》所云 “气者,心随笔运,取象不惑”,李大年以心驭笔,令笔下人物气脉贯通,意态万千。
其山水画创作呈现出多元面貌,传统山水画追求 “可望、可行、可游、可居” 的境界,李大年的山水恰恰在 “景” 与 “笔” 的交融中实现了这一追求。他深谙荆浩 “六要” 中 “景者,制度时因,搜妙创真”的理法,精心营构山林屋宇、路径泉流,使观者如临其境;又以灵活的笔墨驾驭不同风格,或工笔勾染,或水墨写意,在 “笔” 与 “墨” 的碰撞中,让山水既有传统山水的意境深度,又有当代审美的视觉冲击,暗合董其昌 “南北宗论” 中对笔墨意趣的推崇,于刚柔、浓淡、虚实之间,寻得传统与现代的平衡。
李大年以古代画论为养分,在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的多元探索中,既守住了中国画 “气韵”“骨法”“位置” 的传统根基,又以个性化的笔墨语言、时代化的审美表达拓展了传统的边界。他的创作恰如一场与谢赫、荆浩、石涛等历代画论家的对话,在 “承古” 中 “开新”,为当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实践样本——唯有深植传统沃土,方能在创新之路上走得从容且坚定,方能让古老的笔墨在新时代焕发出永恒的艺术生命力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