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赛
|
专访
首页
新闻
专访
市场
收藏
展览
评论
名家
滚动
展厅
首页
>
展厅
>
李景英中国画作品欣赏
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1:34:25
李景英,笔名李璟瑛,1953年6月生于辽宁省盖州市。1972年入伍,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沈阳指挥学院副政委,几十年来,其深爱中国传统文化,潜心研习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和技艺,并得到多名艺术名家指教,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和风格。作品经常参加各种展览,发表于各类报刊。《报春图》获首届全国扇面书画艺术大展银奖,《桃花依旧笑春风》被编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《全国百名书画家《抗疫阻击战》诗作精品集》,《赞赴武汉疫区医疗队》、(被收入全国2020年抗疫情诗词作品集《战疫》中,并被全国2020年战疫诗先锋表彰大会授予“爱国诗人”荣誉称号。
笔墨含情,气韵生动
——李璟瑛中国画作品的传统意蕴与当代表达
黄金亮(《中国书画导报》总编辑)
李璟瑛的中国画创作,于山水烟岚、花鸟意态间深植传统画理,又以鲜明的个人语汇拓展着笔墨的当代可能。其作品可于谢赫 “六法”、郭熙 “三远”、石涛 “笔墨当随时代” 等古代画论中寻得渊源,更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,演绎出气韵生动、意趣盎然的艺术风貌。
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提出 “山有高远、深远、平远”,李璟瑛的山水创作恰是对 “三远法” 的生动诠释。以高远法构景,山峦耸峙如壁,瀑布飞流直下,云雾以淡墨层层渲染,使画面纵深无尽,尽显 “深远不尽而见于言外” 的空间张力;融平远与深远于一体,层峦叠嶂在烟云掩映中若隐若现,树木的红绿斑斓与水墨山石形成强烈视觉对比,既得 “烟云变灭,凌虚缥缈” 的古典气韵,又因明快色彩传递出当代审美意趣。
其山水用笔苍润有致,墨色层次丰富如荆浩《笔法记》所论 “墨分五色”,干湿浓淡间,山石的苍劲、草木的生机跃然纸上。这般笔墨功夫,让画面不止于形貌写实,更达至 “气韵生动” 的精神境界——观者能于烟云丘壑中,感知到自然生机的流动与画家对山水灵性的共情。
谢赫 “六法” 中 “气韵生动”“骨法用笔” 的精髓,在李璟瑛的花鸟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。以夸张造型、明艳色彩传递吉祥意蕴,用笔洒脱不羁,颇得徐渭、吴昌硕大写意传统的 “写意” 精神,却又在色彩把控上更具现代感,艳而不俗、活脱生动,将传统吉祥题材演绎出当代生活意趣。画梅花,枝干虬曲如铁,梅花点点如霞,恰是 “疏影横斜水清浅” 的诗意具象。用笔简练却风骨凛然,既契合 “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” 的古典审美,又以极简构图、明快色彩呼应当代视觉习惯,于传统文人梅的孤高之外,添了几分蓬勃的时代生气。
李璟瑛的创作绝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刻,而是在深研 “六法”“三远”“墨分五色” 等画论后,进行的个性化、时代化表达。他的山水在烟云丘壑中注入对自然生机的当代感悟,花鸟在笔墨意趣中融入对生活意趣的现代解读,正如石涛所言 “笔墨当随时代”,他以自身的笔墨语言,为传统画论赋予了新的生命维度。
观者既能在其作品中品味 “烟云供养” 的古典雅致,又能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——这种传统与当代的交融,正是李璟瑛艺术创作的价值所在:他让古老的画论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光彩,也让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,走出了一条气韵生动、意趣盎然的独特路径。
综观李璟瑛的作品,山水也罢,花鸟也罢,皆以扎实的传统笔墨为根基,以对古代画论的深刻领悟为骨架,以现代审美视角为羽翼,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上,勾勒出一幅传统意蕴与当代表达共振的艺术图景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