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镁中国画作品欣赏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39:29



陈镁,号常悦,女,土族,1963年出生。曾任青海省文化馆办公室主任、美术摄影部主任,红旗飘飘书画展青海分院院长,青海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,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青海省美术家协会、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书画师。环球翰墨文化艺术院研究员。
 
自1983年开始中国画的自修与创作,擅长中国花鸟画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三十年来对中国画的潜心学习开始被社会艺术界所认可。2005年她参加“强国之梦”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,荣获二等奖。2006年创作的中国画《香凝》参展“人民的好总理—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”荣获银奖。2007年作品参加第三届“金鼎奖”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获银奖,并特授予“中国美术百杰”荣誉称号。2008年作品《花卉》参展青海省第八届中国画作品展,同年参加“中华杯”国际书画摄影大展赛荣获金奖。2009年作品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》参加改革开放三十周年“黄山杯”全国书画大赛,荣获金奖。2011年——作品《雪域之春》在第20届“兰亭杯”全国书画大赛中,荣获金奖。同年,作品《倾城国色》获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“光荣的生命”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首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优秀奖。2012年——作品《如意富贵图》在“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”中,荣获优秀奖;在“井冈山上太阳红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85周年暨毛主席诞生12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”大赛荣获金奖;同年,为纪念刘少奇、周恩来、彭德怀诞辰115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,荣获金奖。2014年——作品《秋韵》参加“丝绸之路西部文化行青海书画展”,作品被青海省文史研究馆收藏。2015年——参加“血铸丰碑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,特授予“中国百强书画名家”荣誉称号;同年,《迎春》等3幅作品参加孔庙国粹国艺馆和国子监艺术馆举办的“金羊迎春—中国书画邀请展”。2016年5月,出版发行《国色天香—陈镁国画作品集》。2017年10月,在河南开封参加了国务院参事室、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的“第四届中华诗书画展”,一幅中国画作品展出,国务院参事室、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3幅。同年9月,由泰国中泰友好协会、泰国“一带一路”研究会的邀请组织开展了“西宁——泰国曼谷书画交流行”活动。2018年10月,创作的中国画作品《秋韵》在陕西西安国务院参事室、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“中华诗书画行”活动中展出。2019年9月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参加青海省参事室,省文史馆举办的建国70周年书画展。

她的代表作:《国色天香》、《祖国万岁》、《香凝》、《硕果秋实》、《雪域之春》、《缺爱野花无定处》、《清荷》、《迎春》等。曾在《青海日报》、《中国土族》、《文坛瞭望》、《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》《神州诗书画报》等国家级、省级报刊杂志发表。其中,150余幅作品在全国及省级书画展中获奖,500余幅作品由国内外书画艺术爱好者及华人华侨收藏。作品入编:《建国五十周年书画集》、《当代中国杰出文人书画创作精典》、《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》(花鸟画艺术经典卷)、《聚焦中国2008》、《黄山杯•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大观精品集》、《2012群星璀璨 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》、《永远的怀念元勋颂全球华人书画名家作品典藏》、《血铸丰碑.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典藏》、《全国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》、《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大观》、《人民的好总理—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》、《雄踞中国艺坛的书画家》等大型画册。2020年7月,中国画作品《清廉》参加中共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纪委组织的廉政建设”三征集”活动荣获绘画类一等奖。

 
墨彩清韵,花鸟传情
——论陈镁花鸟画的传统意蕴
 
黄金亮(《中国书画导报》总编辑)
 
在当代花鸟画坛,陈镁的作品如一缕清雅之风,于笔墨间尽显传统文脉的深沉底蕴,又在设色与构图中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活气息。她以女性画家特有的细腻感知,工写兼备、设色雅致的鲜明风格,将花鸟的灵韵、自然的意趣,通过传统笔墨语言娓娓道来,在传承与创新的维度上,构建起独属于她的艺术天地。
 
其风格的“工写兼备”,是对传统花鸟绘画多元技法的精妙整合。画牡丹时,她以写意笔法铺陈花叶的蓬勃气势,又以近乎工笔的精细刻画花瓣的层次与花蕊的质感,让“花王”的雍容既有写意的洒脱,又不失工笔的精致,恰如明代邹一桂在《小山画谱》中所言“以工写神,以意写韵”。画葡萄则水墨淋漓中见灵动,颗颗果实的晕染颇具“墨戏”之趣,却又在形神上精准把握物象特质,于“似与不似”间达成审美平衡,是对宋代文人画“逸笔”精神与院体画“形似”追求的双重呼应。
 
她深谙五代黄筌“黄家富贵”的设色传统,却能跳出浓艳窠臼,赋予色彩清雅通透的当代质感。牡丹的绯红、明黄,在她笔下是厚重中见雅致;葡萄的紫韵、菊花的蓝红交织,则是明快中显和谐。这种设色既不背离“随类赋彩”的古法,又以女性对色彩的敏感营造出雅致而富有活力的视觉效果,实现了传统设色观与当代审美的有机融合。 而贯穿其风格始终的“气韵生动”,则是对中国绘画核心精神的执着践行。
 
画中花鸟,或牡丹的怒放、或小鸟的灵动、或修竹的挺拔,皆在笔墨流转间传递出生命的韵律。她以书法笔意入画,画竹如写篆,画枝如草隶,让线条兼具筋骨与韵味;构图上或疏密有致(牡丹系列的繁花与留白),或动静相衬(葡萄与小鸟、菊花与飞雀),营造出富有节奏感的画面气场,正如谢赫“六法”中“气韵生动”的核心要求,让作品超越物象表层,直抵精神意涵的表达。
 
 陈镁的花鸟画风格,是传统花鸟画技法、审美与当代女性视角、时代审美碰撞后的精彩结晶。她不刻意求新,却在工写的融合、设色的雅化、气韵的营造中自然形成风格特质;她深扎传统,却以鲜活的艺术语言让古老的花鸟绘画在当代焕发生机。其笔下的一花一鸟,既是对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画理的当代诠释,也是一位女画家以风格为桥,连接传统与当代、自然与心灵的艺术宣言。